• <dl id="u14qg"></dl>
  • <bdo id="u14qg"></bdo>
  • <tbody id="u14qg"></tbody>

        <option id="u14qg"></option>
        1. 漫談中國之竹(一)

          ——我國是全球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蔡繼權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3)


          摘  要:竹子廣泛分布于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三大竹區。歐洲和美國已經在加快引進和開發竹子。我國是全球竹資源最豐富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國家,竹子種類、竹林面積和蓄積量均居世界之首。我國天然竹林分布于福建、云南、四川、江西、湖南、浙江、安徽、貴州等27個省。竹子在我國存在的歷史悠久,竹子與生活息息相關,涉及衣、食、住、行、用等各個方面,尤其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有其獨特的光輝篇章。1997年成立了第一個總部設在我國的全球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竹藤組織,必將更好地推動全球竹子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竹子;分布;竹文化;竹葉飲料


          竹子的定義

          公元4世紀,我國南北朝植物學家戴凱之著作——《竹譜》,是我國最早、也是世界第一部竹類植物專著。該書開篇第一句話就給竹子下了一個定義:“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的植物。

          1.竹在全球的分布

          竹子被譽為“第二森林”。目前全球有竹類植物75個屬1642種,竹林地面積逾3500億平方米,目前全球森林面積逐年減少,但竹林面積卻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

          竹子屬于禾本科竹亞科木質草本植物,喜歡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廣泛分布于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竹類分布在溫帶和寒帶地區。全球從北緯46°到南緯47°、海拔4500米以下區域都有竹子生長。全球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為亞太竹區、美洲竹區和非洲竹區這三大竹區。

          亞太竹區是全球最大的竹區。南至南緯42°的新西蘭,北至北緯51°的庫頁島中部,東至太平洋諸島,西至印度洋西南部。亞太竹區竹子既有叢生竹,又有散生竹,其中有經濟價值的約有100多種。主要產竹國家有中國、印度、緬甸、泰國、孟加拉、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斯里蘭卡等。

          印度有19個屬136種竹子,竹林面積約有209.7萬hm2,主要是叢生型竹種。緬甸有90多個竹種,竹林面積有217萬hm2,每年可提供150萬噸竹材。泰國有13個屬60多種竹子,竹林面積81萬hm2左右。孟加拉有30多種竹子,竹林面積60萬hm2。柬埔寨有竹林28.7萬hm2。越南竹林面積100萬hm2。日本有13個屬230種竹子,竹林面積為14.13hm2,年產竹材30萬噸,竹筍15萬噸,該國竹林面積日益減少導致竹材產量逐年降低,因此每年向外國大量進口竹材和竹產品。馬來西亞在馬來半島地區竹林面積20650hm2,每年生產竹材2.1萬噸。菲律賓有11個屬55種竹子,竹林面積15萬hm2。

          美洲竹區為南至南緯47°的阿根廷南部,北至北緯40°的美國東部,共有18個屬,270多種。在美洲,竹子分布主要集中在東部。美洲竹類植物中,青籬竹屬為散生型,其余17屬均為叢生型。在北美,除大青籬竹及其兩個亞種外,沒有鄉土竹種。在拉丁美洲,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墨西哥、危地馬拉、哥斯達尼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巴西的亞馬遜流是竹子分布的中心,竹種十分豐富,由此而南直至阿根廷則逐漸減少。

          巴西主要竹類植物有Arundimaria屬17種、Merotstachys屬16種、Guadua屬17種、chusqu屬22種、Bambusa屬70種。據估計,亞馬遜河流域有1020萬hm2的竹林。20世紀以來,美洲還從亞洲引種了大量的竹種。

          非洲竹區竹子分布中心范圍是南起南緯22°莫桑比克南部,北至北緯16°蘇丹東部。在這范圍內,由非洲西海岸的塞內加爾南部,幾內亞、利比利亞,象牙海岸南部、加納南部、尼日尼亞、喀麥隆、盧旺達、布隆迪、加蓬、剛果、扎伊爾、烏干達、肯尼亞、坦桑尼亞、馬拉維、莫桑比克,直到東海岸的馬達加斯加島,形成從西北到東南橫跨非洲熱帶雨林和常綠落葉混交林的斜長地帶。

          在非洲北部蘇丹境內的尼羅河上游河谷地帶和埃塞俄比亞的溫帶山地森林地區都有成片的竹林分布。其鄉土竹種有銳藥竹和高山箭竹等幾種,加上引種的也不過十幾種,分屬山竹屬、滇竹屬和青籬竹屬。在肯尼亞山區有青籬竹13萬hm2,而在埃塞俄比亞有10萬hm2的滇竹。東非的馬達加斯加島,降水量高,氣候溫暖,竹種比非洲大陸豐富。

          歐洲沒有天然分布的鄉土竹種,但由于當地居民的個人愛好和對環境美化與保護生態的重視,意大利、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英國等歐洲國家從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產竹國家引種了大量的竹種。2000年成立了“歐洲竹子協會”,建立了多處竹子觀賞園與用于科研試驗的竹園。

          2002年歐洲委員會資助了“竹子在歐洲”項目,在德國北部種植了一些竹種,收集了不同的竹種和它們的基因類型,并進行了評估。歐洲對竹產業的發展投入很多熱情與興趣,資源利用水平較高。歐盟已經把竹子作為一種新的資源,關注竹子在新興領域方面的利用。

          美國原產竹子資源只有大青籬竹及其兩個亞種,沒有鄉土竹種。19世紀末期就開始引入竹子。20世紀初期,美國農業部組織從世界各地進行較大規模的竹種采集和引進,僅從中國引種的剛竹屬竹種就有35種。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成立了“竹子協會”,開展了相關竹子的教育、宣傳和引種工作。

          美國竹子加工和交易也非?;钴S,約有40~50家生產和經營竹產品的企業,其中大部分為竹制品分銷商。美國竹子園藝業發展異常迅猛,現有進行竹種買賣的竹種園、竹子苗圃約150余個(其中有6個生產銷售公司和12個專業竹子苗圃規模較大,有10個有權進口外來竹種的公司),建立了較完善的竹子產供銷服務體系;美國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竹制品進口商。

          2.竹子在我國的分布

          我國天然竹林廣泛分布于除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少數省份外的27個?。ㄊ?、自治區),集中分布于福建、江西、四川、湖南、浙江、廣東、廣西、安徽、湖北、云南、陜西、重慶、貴州、江蘇、海南、河南等16個?。ㄊ?、自治區)。由于各地氣候、土壤、地形等的變化和竹子生物學特性的差異,我國竹子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區域性。主要為以下五個分布區:

          (1)長江-南嶺混合竹區

          位于北緯25°~30°之間,包括四川東南部、湖南、江西、浙江及福建西北部。年平均溫度15℃~20℃,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本區是中國竹林面積最大的地區。主要有剛竹、箬竹、苦竹、大節竹、方竹、慈竹、刺竹等竹類。該區是我國人工竹林面積最大、竹材產量最高的地區,尤其以毛竹為甚,是我國毛竹分布的中心地區,竹業生產較為發達。

          (2)華南叢生竹區

          位于北緯10°~20°之間,包括臺灣、福建沿海、廣東南嶺以南及廣西東南部,年平均溫度20℃~22℃,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以上。本區是中國竹種數量較多的地區,主要有箣竹、牡竹、酸竹、藤竹、巨竹、單竹、茶稈竹、思勞竹、泡竹、薄竹、梨竹、空竹、泰竹等竹種。

          (3)西南高山竹區

          位于華西海拔1500~3800米的高山地帶,包括地處橫斷山區的西藏東南部、云南西北部和東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年平均溫度8℃~12℃,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以上。本區是原始竹叢的分布區,主要有方竹、箭竹、香竹、筇竹、玉山竹、慈竹等竹種。

          (4)黃河-長江散生竹區

          位于北緯30°~40°之間,包括甘肅東南部、四川北部、陜西南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以及山東南部和河北西南部等地區。依據竹類水平分布又可分為三個自然分布區:北亞熱帶淮河-漢水上游竹區;暖濕帶黃河中下游竹區;暖溫帶陜甘寧竹區。年平均溫度12℃~17℃,降雨量600~1200毫米。主要有剛竹、苦竹、箭竹、青籬竹、赤竹、巴山竹等竹種。

          (5)瓊滇攀援竹區

          包括海南島中南部、云南南部和西部邊緣,以及西藏南部邊緣地帶。該區竹類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多種攀援性叢生竹類,如梨藤竹、藤竹、思勞竹、刺竹等種類。

          我國有竹類植物44個屬857種,2020年我國竹林面積達673萬公頃,占世界竹林資源的1/3。立竹總數量為281億株,每年竹子產量1.3億噸。

          圖片.png

          3.竹在我國的歷史存在

          3.1 存在于遺址中

          竹子給人類文明帶來的作用和影響,稱為竹文化。中國的竹文化,歷史最悠久,內容最豐富,特色最鮮明。杭州良渚文化遺址發掘出了大量竹器紋飾的印紋陶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發現了7000年前竹子的實物;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器底部有竹編織物的印痕;古代人使用的竹簪、竹蓖箕、竹箍等,都是用竹制成的容飾器,馬王堆出土文物,發髻上就插有竹笄、角笄、玳瑁各一件,體現了他們對美的追求;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發掘出200余件的竹器實物;山東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炭化竹,外表似竹節的陶器和笛柄杯等。

          大量的遺存說明我國在遠古時代就已經開發和廣泛地使用竹子資源了,從物質生活的衣食住行,到精神生活的文化藝術創作、人格倫理等方面,竹子已經滲透到中華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從服飾方面看,秦漢時期就出現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的竹鞋、竹斗笠,并沿用至今。

          圖片.png

          3.2 存在于園林建筑中

          竹子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竹子的利用涉及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等各個方面。竹子用于建筑歷史久遠。江蘇吳縣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草鞋山遺址有用竹作建筑材料;漢代的甘泉宮竹宮、宋代的黃岡竹樓,都用竹子建造并負有盛名。國內很多地方至今還存在的竹樓,就是竹子成為青年男女愛的橋梁。

          從公元前11世紀周文王筑“靈臺、靈沼、靈囿”開始,竹子就成了我國古典風格園林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渡袝?禹貢》中欣賞秀麗的竹林風光,“東南之美會稽之竹箭”。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建“上林苑”從山西引種“云岡素竹”到咸陽,是竹子用于造園的最早記載。到了魏晉、南北朝,竹子融入了造園之中?!端涀ⅰ方榻B北魏著名御苑“華林園”稱:“竹柏蔭于層石,繡薄叢于泉側?!薄堵尻栙に{記》記錄的洛陽貴族私園盡顯“桃李夏綠,竹柏冬青”景象。唐代王維規劃的“輞川別業”中有“斤竹嶺”、“竹里館”等竹景。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親自所寫的《艮獄記》中明確北宋山水宮苑以竹造景。北宋李格非所寫《洛陽名園記》評述了19座私家花園,對其中的歸仁園、董氏西園、富鄭公園、苗帥園等10座宅園作了專門的竹子景觀描述。南宋定杭州為行都,改稱臨安,皇家宮苑、私家園林盛起,為其后發展江南園林起了推動作用。南宋周密《吳興園林記》中也可知道吳興的宅園“園園有竹”。

          明清園林繼承了唐宋傳統,并逐漸形成地方風格,江南園林、嶺南園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是竹子與水體、山石、園墻建筑結合以及竹林景觀。蘇州滄浪亭、獅子林等六大名園及揚州個園、惠州逍遙堂等都相當成功地運用了竹子造園。明清時期王象晉《群芳譜》、屠隆《山齋清閑供箋》、李漁《閑情偶寄?居室部》、計成《園冶》、文震亨《長物志》等造園技術理論書籍,都對竹子造園作了詳盡、精辟的論述。

          圖片.png

          盆景以竹子為材料制作是從宋代開始,明清年間《考盤余錄》、《群芳譜》等都對竹子盆景的制作、欣賞進行了介紹。乾隆皇帝弘歷的八旬壽節上群臣貢獻的一件珍寶就是一座用翡翠制作的竹子盆景,至今還珍藏北京故宮博物館?,F存的江南古典園林中有不少竹子造景的范例,如網師園的“竹外一枝軒”、滄浪亭的“翠玲瓏”、留園的“碧梧棲鳳”、個園的“春山”等。

          3.3 存在于宗教、文化中

          戰國時期人們開始把竹神圣化和非凡化,對之加以崇拜。天師道把竹視為具有送子和延壽神秘力量的“靈草”,人們崇拜竹以祈求得子或求子驅病延壽健康成長。彝族、傣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將竹作為民族祖先的保護神進行祭祀的圖騰,視竹為本族源出的植物或搭救其祖先性命之物

          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竹即開始成為中華民族的書寫材料——竹簡。先把字寫在竹片上,再把這些有字的竹片用繩子串在一起形成了“竹簡”(書)。竹(毛)筆的發明也在文化史上具有開拓性的一頁,《尚書》、《禮記》和《論語》等東漢以前的大批珍貴文獻都是用竹(毛)筆寫在竹簡(或木簡)上的“竹書”(用竹簡寫的信叫“竹報”)。

          圖片.png

          直至南朝時期,竹片作為書寫材料才被紙所取代,但仍是竹紙的原料。殷代文化遺跡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筆書寫的朱墨字跡。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戰國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證。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已制造了利用杠桿提水的竹制工具“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轉筒車”。原始社會的竹弓射箭、春秋時期的拋石機以及宋代的火藥箭和竹管火槍等都是古代竹制武器。

          圖片.png

          隨著古人對竹子的認識提高和利用的廣泛,以“竹”字衍生出越來越多的“竹部”文字。殷商的甲骨文、周朝的金文、東漢的《說文解字》、梁代的《玉篇》、明朝的《字匯》和清朝的《康熙字典》等各代重要字典中就收錄帶竹字頭的漢字一千多個。1979年版《辭?!分惺珍浟斯P、籍、簿、簡、篇、筷、籠、笛、笙等竹部文字209個。我們現在還在使用的筒、筐、籃、簍、筷等生活用品,漢字的書寫都是竹字頭。不管這些用品今天已擴展到了用其他材料來制作,但從漢字表意的特性來看,當我們的祖先最初把它們創造出來的時候,所用的材料都是竹子。

          3.4 存在于詩畫中

          早在遠古時期,竹就被當作原始歌謠的描繪內容。其后,《詩經》、《楚辭》、《漢樂府》等先秦兩漢的文學作品對竹和竹制器物均有大量描繪。至南朝時期,謝跳的《秋竹曲》和《詠竹》揭示了以竹為中心的詠竹文學誕生了。此后,歷代文人墨客對竹吟詠不斷,創造出大量詠竹詩文。

          白居易在《養竹記》中總結竹的品性為“本固、性直、心空、節貞”,將之比作賢人君子。劉巖夫在《植竹記》中賦予竹子剛、柔、忠、義、謙、賢、德等品格。竹之挺拔、空心、常青以及竹的搖曳之聲和清疏之影,盡入詩懷,并借以表現虛心、高潔、耿直、堅貞、思念等情志和思想,構成大量的詠竹詩文。唐朝至五代十國時期,又使中國畫的重要一類——墨竹畫問世。

          3.5 存在于生活用具中

          漢代有竹器生活物品60余種,晉代有100多種,唐宋時近200種,到明清時期達250余種。用竹子做圍籬墻垣,防御盜寇,保護城池和住宅安全。竹制炊具有籩、盤、簞、簋、碗、箸、勺、厄、蒸籠等,盛放物品的有筐、籃、笥、箱,家具有床、榻、席、椅、枕、幾、屏風、桌、櫥、柜,計量器具有算盤,算籌、竹尺、竹筒,照明用具有燈籠、燭炬,衛生用具有帚、熏籠,裝飾用具有簾、花瓶,把玩用具有扇子、手杖等,都是用竹為材料制成的。中國古代音樂分類甚至常用“竹”代表管樂,用“絲竹”代稱音樂。

          生長在滇西、滇南的少數民族,他們世代流傳種竹、用竹的習慣,鋪竹席、戴竹笠、燒竹材,食者竹筍、住者竹樓、吃飯以竹為筷、架橋以竹代木、過河砍竹作筏、防洪用竹制籠、狩獵以竹制箭、釣魚以竹做竿,大凡桶、籃、桌、凳等用具無不取材于竹,連吸煙也用竹制水煙筒。慶賀傣歷新年(潑水節)所燃放的“高升”是用竹筒制成的土火箭,用香糯竹幼稈燒制的竹筒飯更是當地特色?!爸窳稚钐幨俏壹?,竹門竹墻竹籬笆;竹筒竹碗盛竹酒,遠方客人迎進家”,這就是邊疆少數民族傳統村寨的寫照。

          圖片.png

          3.6 存在于食品于醫藥中

          從竹子的食用方面看,據《詩經》、《禹貢》等文獻記載,竹筍在西周時期已成為餐上佳肴,此后相沿不衰。先秦文獻中記載3000多年前的竹筍就是席上珍饌?!对栖钙吆灐分姓f,服日月之精華者,欲得常食竹筍?!侗静菥V目》中記載,竹筍有消渴、利水、益氣的功能?,F代科學研究表明,竹筍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其纖維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可促進腸胃消化和排泄,減少有害物質在體內的滯留和吸收。竹筍、竹蓀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烹飪數千種世界上一致公認的美味佳肴;一種寬竹葉至今仍用于包粽子。

          竹子還有特別的醫用價值。竹葉、實、根及莖稈加工制成的竹茹、竹瀝,都是療疾效果顯著的藥用材料,竹黃、竹蓀也是治病良藥。自古以來我國中藥界都把竹葉作為一味清涼解毒的中藥使用。利用現代加工技術,可以從竹葉提取竹葉黃酮,它跟銀杏黃酮一樣,是治療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一個良藥。另外,竹葉還可以作為我們炒菜做菜的一種佐料,還可以像浙江安吉那樣生產竹葉啤酒、竹葉飲料。因此,竹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正如蘇東坡所述:“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

          圖片.png

          4.國際竹藤組織(INBAR)

          研究東亞文明的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東亞過去被稱為‘竹子’文明,中國則被稱為‘竹子文明的國度’”。我國是全球竹資源最豐富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國家,竹子種類、竹林面積和蓄積量均居世界之首,素有“竹子王國”之美稱。

          成立于1997年的國際竹藤組織(INBAR),是第一個總部設在中國的全球性政府間國際組織,致力于竹藤可持續發展,目前已有來自亞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48個成員國。2012年國際竹藤組織成立15周年紀念活動時出版發行了中英文版的《綠竹神氣——中國一百首詠竹古詩詞精選》一書。

          5.竹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巨大

          據統計,目前我國竹林地面積已經超過700億平方米。竹子生長快、成材早、產量高,竹材物理性能與木材相似,是極具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的自然資源。我國竹子循環產業價值鏈由竹林種植、采伐、倉儲、加工、銷售、再利用等方面構成。目前,已形成10個領域近萬種產品,有上萬種用途,涵蓋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未來竹產業、竹產品將非常具有競爭力。通過技術創新,已得到開發的可拆裝板式竹家具、竹地板、竹集成材、竹槳紙、竹纖維等,使竹子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竹產業已經成為我國林業的一大新興產業和農民脫貧致富的經濟增長點。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竹產業總產值突破7000億元;到2035年,我國竹產業總產值將超過1萬億元。屆時,我國主要竹產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我國必將繼續保持世界竹產業第一強國之譽!

          圖片.png


          作者簡介:

          蔡繼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新產品研發和科技管理。

          郵  箱:cjq6834@163.com






          歡迎留言

           
           
          歡迎投稿
          CTA中國紡織助劑月刊雜志投稿聲明:
                  (1)投稿文章一經采用,支付作者稿酬200元/篇(如優勢產品應用、經驗類總結文章等);
                  (2)本刊投稿郵箱為
                           ctanet@163.com(公司)
                           350652029@qq.com(個人)
                  (3)月刊雜志十余年投稿文章集結在網站和微信“專家投稿”欄目,感謝關注!

          品牌推廣咨詢 020-84869930
          請關注微信:CTA666
          微信視頻號:巴絡克CTA紡織助劑網
          抖音號:CTA2007
          瀏覽書櫥,可翻閱電子雜志及產品資料!
            索 閱           投 稿           書 櫥        更多雜志    

          索閱雜志、原料/助劑/牛仔洗水/設備/行業會議/檢測產品等資料

          国产欧美日产综合网中文|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99国产免费高清一本二本三本|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2. <dl id="u14qg"></dl>
        3. <bdo id="u14qg"></bdo>
        4. <tbody id="u14qg"></tbody>

              <option id="u14qg"></option>